中国临床护理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临床护理杂志

《中国临床护理》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9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护理学基础、护理一般技术、康复医学护理、中医科护理、卫生保健护理、社区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武汉市卫生计生信息中心
  • 国际刊号:1674-3768
  • 国内刊号:42-1787/R
  • 出版地方:湖北
  • 邮发代号:38-116
  • 创刊时间:2009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2.06
  • 综合影响因子:0.369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临床护理 2016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临床护理杂志论著

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建立

摘要:目的制定一套涵盖护理全过程的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为推动单病种护理质量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釆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按照5分级Likert标度法,对初步形成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价、咨询、论证,确立各级指标的结构、内涵,最后得出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结果建立了涵盖护理全过程的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含3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建立使护理内容更合理,体现了新的管理概念。
93-96

孕晚期产妇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孕晚期产妇焦虑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有效预防和减少孕妇产前焦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3月住院的孕38周以上的待产孕妇467例,采用调查问卷及焦虑自评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孕晚期妇女焦虑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467例研究对象中,有焦虑状态者96例,占总调查人数的2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高中/中专、本科及以上者发生产前焦虑的概率分别是初中及以下人群的0.422倍(OR=0.422,95%CI:0.225~0.793)和0.280倍(OR=0.280,95%CI:0.141~0.558);预期为自然分娩的孕妇产前焦虑的概率是预期为剖宫产者的2.423倍(OR=2.423,95%CI:0.938~6.260);孕前贫血的孕妇发生产前焦虑的概率是未患贫血者的2.306倍(OR=2.306,95%CI:0.864~6.159);孕期患有高血压的孕妇发生产前焦虑的概率是未患高血压者的6.337倍(OR=6.337,95%CI:2.644~15.189)。结论身体状况不佳,如孕前贫血、孕期高血压、文化程度低、预期自然分娩是孕妇产前焦虑的主要危险因素。提高孕妇健康水平、加强产前相关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孕妇产前焦虑发生。
97-100

信息支持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信息支持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AI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患者除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外,同时接受一系列信息支持干预。使用HIV/AIDS生存质量量表(HIV/AIDSQOL-46)调查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进行CD_4L^+细胞检测。结果干预组患者在接受信息支持后,患者总体生存质量得分和CD_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信息支持干预有助于提高AIDS患者生存质量和CD_4L^+细胞水平。
101-103
中国临床护理杂志临床护理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减少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不良反应中的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在减少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不良反应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200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皮下注射方法,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法。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皮下出血和皮下硬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14.083,P=0.000;P=0.000),皮下出血面积小于对照组(t=7.267,P=0.000)。结论采用集束化护理能明显减少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不良反应的发生。
104-105

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及护理在预防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肺部感染中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预防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确诊并接受化疗治疗的血液病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均接受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肺部真菌感染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再次住院次数、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第15天、第30天均未发生肺部真菌感染,对照组第15天和30天分别发生肺部感染6例和15例。治疗组发生皮疹、精神症状、视觉异常等不良反应的例数4例少于对照组的20例(P=0.00)。治疗组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t=11.44,P=0.00),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11.65,P=0.00)。结论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采取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并给予护理干预可预防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肺部真菌感染。
106-108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4月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32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5~10月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33例为对照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方法。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26),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Z=-2.370,P=0.018)。结论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方法对置入导管患者易感染的高危影响因素进行准确地判断,能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
109-110

3种不同麻醉方法对胃镜检查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3种不同麻醉方法对胃镜检查的影响。方法将279例行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胃镜检查15min前含服利多卡因胶浆1支)、观察组1(胃镜检查前15min含服利多卡因胶浆1支,含服后5min咽部喷洒1%的丁卡因10~15次)和观察组2(胃镜检查前15min含服利多卡因胶浆1支,含服后5min咽部喷洒1%的丁卡因10~15次,5min再次喷洒1%的丁卡因10~15次)。观察3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不适症状。结果观察组进镜反应、黏膜刺激、唾液量、泡沫量、胃蠕动方面情况均好于对照组,不适症状轻于对照组。结论选择最佳咽部麻醉方法,既能保证胃镜检查的顺利进行,又能降低患者的畏惧感。
111-113

Roy适应模式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与妊娠结局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究Roy适应模式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6月4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选取2012年8月-2013年6月4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Roy适应模式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入院后每天血糖变化情况及最终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入院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达标时间均好于对照组;观察组妊娠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妊娠结局好于对照组。结论Roy适应模式能够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妊娠结局,能够有效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
114-116

糖尿病患者营养早餐干预在血糖控制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营养早餐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1~7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8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自由选择早餐,观察组采用糖尿病营养早餐干预方案。比较2组患者空腹、餐后2h、餐后4h血糖值、血糖负荷及患者对早餐的主观感受情况。结果观察组餐后2h血糖值低于对照组(t=5.726,P=0.000);观察组血糖负荷值低于对照组(t=14.634,P=0.000),高血糖负荷食物少于对照组(Z=32.903,P=0.000);观察组早餐口感、耐饿程度及接受程度高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营养早餐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餐后血糖控制有益,患者对早餐的主观感受较好。
117-118

Orem自理模式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控制及焦虑状态的影响

摘要:目的评估Orem自理模式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控制及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8月实施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27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36例和观察组1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Orem自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焦虑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Z=-7.024,P=0.000)。术后8d时,观察组焦虑状况轻于对照组(Z=-4.836,P=0.000)。术后观察组压疮、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肌肉萎缩以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偏低。术后对照组镇痛药物使用率明显高于观察组(χ~2=26.823,P=0.000)。结论 Orem自理模式可有效降低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镇痛药物的应用,有效降低焦虑程度和发生率,同时还可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119-122

快速康复护理策略在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摘要:对84例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策略,通过术前、术中及术后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减少了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快速康复护理策略可使前列腺癌患者快速康复。
125-126

宫腔镜联合B超行取胚术后关爱服务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取胚术后关爱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行取胚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关爱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术后服务,观察组实施关爱服务。比较2组患者避孕及流产危害认知状况、避孕落实情况及1年内流产情况。结果关爱组患者避孕及流产危害知识的知晓度高于对照组;关爱组患者恢复性生活时间、再次妊娠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关爱组患者1年内流产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计划生育关爱服务,能够有效提高人工流产患者术后生殖健康知识学习效率,有助于患者选择适宜的避孕方式,降低非意愿妊娠。
127-129

产科优质护理新模式对自然分娩的促进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产科优质护理新模式对自然分娩的促进作用。方法将产科收治的12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产科优质护理新模式。比较2组产妇产前选择的分娩方式、最终分娩方式及护理满意度、焦虑程度、抑郁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前选择自然分娩率及最终自然分娩率分别为98.33%、86.67%,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3.33%、26.67%;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Z=-3.369,P=0.001);观察组产妇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4.626,P=0.000;t=4.751,P=0.000)。结论对产妇实施产科优质护理新模式,能够促进自然分娩,降低产妇的剖宫产率,显著缓解产妇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130-132

催产素肌内注射对脐血采集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胎儿前肩娩出时在产妇臀部肌内注射催产素对脐血采集质量的影响,寻找自然分娩采集脐血的最好时机。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月自然分娩的200例产妇在胎儿前肩娩出时肌内注射催产素,胎儿娩出后2、3、4、5、6、7min采集脐血,观察不同时段采集脐血的数量和质量。结果 4min组脐血采集量最多,其次为5min组。4min组脐血入库率、细胞数较高,未出现污染。结论自然分娩产妇胎儿前肩娩出时肌内注射催产素,4min后抽取的脐血量最多、质量最好,其次是5min。
133-134

促甲状腺素相关性婴儿睡眠障碍的护理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对促甲状腺素相关性婴儿睡眠障碍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睡眠障碍标准的患儿8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按照家属意愿护理,观察组患儿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患儿护理后的睡眠情况、睡眠质量和甲状腺各项功能指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睡眠质量好于对照组(χ~2=7.639,P=0.006),睡眠时间、夜间觉醒次数及每次睡眠持续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总三碘甲状腺原氮酸(TT3)、总甲状腺激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超敏促甲状腺素(TSH)指标也显著好于对照组。结论对促甲状腺素相关性婴儿睡眠障碍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的睡眠质量。
135-136

76例低出生体重儿行PICC置管术后的护理

摘要:探讨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的临床应用,对2011年10月-2014年5月入住的76例低出生体重儿行PICC,均穿刺成功。上肢置管71例,下肢置管1例,头部置管4例。做好置管前评估、正确的导管维护、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是PICC置管成功的关键。
137-140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提升新生儿舒适度的影响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提升新生儿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妇产科出生的新生儿122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给予人性化护理。分析新生儿哭闹特点,比较2组护理前后新生儿的每日哭闹次数、睡眠时间及2组护理后新生儿的疾病相关指标。结果 2组新生儿的哭闹特点主要为响亮婉转及惊哭,但2组哭闹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新生儿每日哭闹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t=9.491,P=0.000),SpO_2及睡眠时间显著好于对照组(t=9.604,P=0.000;t=6.072,P=0.000)。观察组新生儿护理后的病情改善时间、监护病房住院时间以及疾病康复时间均分别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较好地减少新生儿哭闹,促进新生儿尽快康复。
140-142

新生儿经口气管插管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经口气管插管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将108例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Y"形胶布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工"形3M粘着性绵布伸缩包带方法固定。比较2组患儿气管插管移位、脱出、胶布残留和皮肤过敏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气管插管移位、脱出、胶布残留及皮肤过敏例数均少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时使用"工"形3M粘着性绵布伸缩包带法好于传统"Y"形胶布固定方法。
143-144